关注若羌微信平台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若羌旅游>民俗风情>详细内容

维吾尔族及服饰、饮食

来源: 作者: 浏览次数:518
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

  一、沿革
  维吾尔族,原名回纥、回鹘,隋唐时期,若羌就有少数回鹘人定居,唐会昌元年(841),回鹘大规模西迁后,一大批回鹘人迁入若羌境内定居,境内原有的土著罗布人及其他部族则逐渐为回鹘所融合。
  宋代,若羌维吾尔族人被称为黄头回鹘,属于阗王国统治。
  元代,称撒里畏吾,“撒里”意思为“黄色”,元政府设曲先答林元帅府,由管军元帅、蒙古族扎刺台氏兀浑黎统辖若羌维吾尔族各部。
  明代,在原撒里畏吾各部设安定、曲先、阿端等卫,皆称畏兀儿。明太祖洪武七年(1374),元朝宗室宁王卜烟贴木尔使其府尉麻答尔等朝见明太祖,并献贡物,太祖大喜。次年,明政府置安定、阿瑞二卫,封卜烟贴木尔为安定王,若羌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各部属安定王统辖。明正德年间(1506~1521),蒙古大酋亦不刺阿尔秃厮侵据青海,纵掠邻境,安定卫遭受动乱,遂残破,阿端、曲先二卫因屡遭战乱,部众散亡,若羌维吾尔族人口因此锐减。
  明末清初,若羌为准葛尔汗国的领地。
  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清政府在若羌县设阿奇伯克,统治当地维吾尔族人。18世纪50年代,和田、于田和喀什等地的一批维吾尔族人陆续迁居若羌。清同治十年(1871),境内瓦石峡绿洲被维吾尔族农民重新开发,维吾尔族人口逐渐增加。光绪十六年(1890),清政府在若羌设抚辑招徕局,招徕吐鲁番、于田等地维吾尔人300多户来若羌开渠垦荒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春,一批维吾尔族人口迁入若羌瓦石峡开荒定居。至清末,若羌维吾尔族人口已发展到4000年左右。
  二、服饰
  民国以前,若羌维吾尔族男子穿着与外地维吾尔族人略有不同,常年爱穿着黑色或白色土布长袍。罗布人多穿以羊毛线自织的长大衣,系腰带,膝下用不染色羊毛织物缠腿,脚下穿的是专门用牛小腿皮制作的“曲鲁克”(里面裹毡片),头戴毡片帽,冬季则常穿不挂里面的老羊皮袄,高腰毡筒。“皮麻”特色突出,另具风格。
  解放前夕,成年男子喜穿无襟、无扣、无领、过膝的长大衣,大衣一般用黑色或白色土布面料。腰间常系花布会带,脚穿高筒皮靴或毡筒。精致的小匕首挂在腰上,或插在毛筒里,头戴斗帕( 绣花的小圆帽),衬衫多为用白色花条丝绸做的套头衫,尤其是大翻领两旁绣有花纹的衬衫最受小伙子们的喜爱。女子则喜欢“亏乃克”(连衣裙),上身开口、宽大、套头、过膝长的连衣裙,得、以用艾得利斯绸布料做成的为最好。“亏乃克”是每个成年女子四季必备的服装。女子四季都戴方形头巾,或蓝或绿,也有戴“斗帕”的,女式上装款式多为大翻领,领口显露出处自己喜欢的衬衣、毛衣和项链。这些装束至今未变,只是衣料质量和花色更加考究而已。
  解放以后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男子的服装款式起了变化,特别是城镇青壮年的服装紧跟市场流行时髦服装的潮流而变化。不少人头戴鸭舌帽,脚穿尖皮鞋,身着中高档西装。春冬两季,穿各色风衣和黑灰色呢短大衣的也很多。
  耳环、手镯、戒指和项链尤为妇女们所喜爱,尤其是耳环,更爱妇女们的表睬。所有小姑娘,从六七岁便穿耳眼,多戴铜环。成年后,依经济条件,改换金质或银质耳环。手鐲、项链和戒指等首饰的偑戴与耳环相同。女人流行的美容习惯是把眉毛画连一线,且从小就画眉毛。
  每适节日,男女老少都赶制新衣,从头到脚穿戴一新,走亲串友,互庆节日。
  三、饮食
  若羌县维吾尔人以面食为主,也喜吃大米做的抓饭,但因种稻面积甚微,所以吃得不多。副 食以牛羊肉为主,鸡、鸭、鱼较少,忌食猪、驴、狗及猛兽的肉,忌食各种动物血以及死禽死畜肉。调料以盐、醋、小茴香和辣椒为主。饮料是茯茶,每日必饮,也喜欢年奶、羊奶。虔诚的穆斯林在餐后,双手并拢到面部,口念“阿门”,感谢真主赐餐。
  1、主食类 有馕、苏油喀食(带汤的翰面),拉面、揪片子面、汤面、曲曲来(馄饨),油塔子、烤包子、朴劳(抓饭)。
  近年来,维吾尔族与汉族在饮食方面互相借鉴;米饭、馒头等食物已进入维吾尔族家庭。
  2、菜食类 “库尔达克”(煮连骨肉)是传统菜。也有炒菜,诸如炒鸡蛋、皮牙子炒肉、炒羊肝、炒杂碎等。在炒菜中,每菜和有皮牙子。
  3、小吃类 有烤羊肉(又名喀瓦卜,一种是烤全羊,一种是烤肉串)、凉粉、羊杂碎(一种是煮凉拌,一种是把大米、胡萝卜和小块肉等灌入羊肠,或灌面肺,一同煮熟后凉拌)。
  4、饮料 有茯茶(维吾尔族人常用的饮料,一年四季皆有,一日三餐俱备),酸奶子、木热吉。